淘宝推出小微快采,抢占20万亿的B类采购需求

电子商务2015-06-16

C端属性明显的淘宝网,开始尝试新方向——耕耘B端用户。
继开通企业店铺后,淘宝网推出了面向企业的专业市场——小微快采,意欲解决企业在采购环节中的种种痛点。
其业务负责人青石向《天下网商》记者介绍说,所谓小微,面向的是两类群体:一是微小型的中小企业,另一个是大型公司的微小需求,对这两类组织的采购需求将在小微快采频道上得到很好的梳理。
此前,在2015淘宝年度卖家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零售事业群总裁行癫就曾透露说,淘宝会在横向业务上进行拓展,开辟一个新的、独立的专业市场,将产品卖给企业消费者,而不是卖给个体消费者,并强调“会把这块业务独立地运营,给卖家和买家提供一个更专业化的服务。”
小微快采即是这个想法的最终落地形态。
为什么做小微快采?
“这是一个20万亿容量的大市场,但是线上的份额却只有几百亿”,采访一开始,青石就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一组对比强烈的数据,对采购市场而言,它的互联网化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出于提高时效的考虑,政府层面也在鼓励把中小额的采购需求放到网上,另外,传统采购过程极易滋生腐败现象,这也加快了互联网透明采购的进程。
面对这个新的蓝海市场,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在企业采购市场上有所布局,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不仅有B2B端的1688,还有B2C的天猫企业购;京东推出了慧采等三大采购平台,1号店、苏宁易购等紧随其后推出相应的频道,一些垂直的行业平台也在加强其采购的色彩。
不仅仅是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淘宝,企业采购类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2014年底,青石和他的团队就开始针对这个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走访和数据分析。
经过这番调研之后,青石对淘宝内有采购需求的B类用户进行了一次人群画像:这些企业的采购需求往往并不大,用途是自用而非二次售卖,同时他们对及时性和快速有着很高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青石发现,这个已经在淘宝内产生过采购行为的群体中,淘宝卖家占了近七成。
也正是因为服务人群的不同,意味着小微快采与其他平台采购业务有着天然的区隔。
至于小微快采与同集团内1688平台的区别,青石解释说,两者的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1688平台内的采购大多是出于二次售卖的,有起订量的要求,在产品品类分布上,很多是以生产资料的形
分享至:
good 11

发表评论

文明评论,重在参与

暂无评论!
Powered by Kelink.Com